根据《今日美国》/盖洛普最新民意调查

Structured collection of numerical data for analysis and research.
Post Reply
Bappy10
Posts: 285
Joined: Sun Dec 22, 2024 3:35 am

根据《今日美国》/盖洛普最新民意调查

Post by Bappy10 »

卫斯理大学政府学助理教授,著有《反智的总统》一书。该书采访了 40 多位总统演讲撰稿人,探究了 200 年来总统与公众沟通能力的持续下降。他的博客地址为www.elvinlim.com。在下面的文章中,他评论了佩林的提名。点击此处阅读他之前的 OUPblogs 。
,约翰·麦凯恩的竞选团队将 7 个百分点的落后优势转化为4 个百分点的领先优势。大会后这一增长并非来自麦凯恩的就职演说,只有 15% 的受访者给麦凯恩的演说打了“优秀”的分数,而奥巴马的分数为 35%。这一增长来自萨拉·佩林。这是这项民意调查最重要的结果:大会前,共和党人对投票的热情比平时低 47%-39%。现在,他们的热情比平时高 60%-19%。

麦凯恩的新竞选口号是,变革就是改革华盛顿,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二号人物的帮助,二号人物在改革方面享有盛誉。这一新格局似乎掩盖了奥巴马的定义,即变革需要改变党派对白宫的控制权,因为它利用了共和党基层民众的反华盛顿情绪。

佩林不是作为后备人选参选(大多数副总统候选人都是这样),而是作为得力助手参选,这就是 所有者数据 为什么巴拉克·奥巴马今天冒着显得不像总统的风险,亲自攻击萨拉·佩林。但奥巴马的回应——“你不能胡编乱造”——听起来像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在抱怨,而不是有效的反击。随着竞选团队摸索着找到一个有效的反击,答案显然就在他们眼前。命运的讽刺之处在于,希拉里·克林顿虽然没有成功竞选总统,但却成为了女王和造王者。如果不是因为克林顿的竞选在民主党内部造成了分裂,萨拉·佩林就不会从政治上默默无闻的人一跃成为全国知名人物。然而,乔·拜登无法像佩林是男性时那样本能地扮演攻击犬的角色,因此具有讽刺意味的是,克林顿必须被派去扮演这个传统的副总统角色。问题在于,既然初选季已经结束,媒体是否会给予克林顿时间关注。

十月的惊喜尚未揭晓,但竞争格局已基本确定。随着副总统候选人的选出,两个之前摇摆不定的州已进入“倾向”类别:宾夕法尼亚州因为拜登而倾向于奥巴马,密苏里州因为佩林而倾向于麦凯恩。10 月 2 日安排的唯一一场副总统辩论将比 9 月 26 日的三场总统辩论中的第一场更为关键。很多人说,在大会结束后立即进行的盖洛普民意调查只有 50% 的正确率,但很少有人意识到,到 10 月的第一周——副总统候选人进行辩论的那一周——这些民意调查自 1952 年以来几乎每次都正确。10 月 2 日,拜登和佩林将有一次机会在各自的竞选活动中做出正确的选择。
Post Reply